讓你吃巧克力也長知識的巧克力博物館

 

DSC_3981.jpg

這裡是德國著名的巧克力博物館,就位在科隆。建議從火車站出來之後欣賞完了偉大的科隆大教堂,可以漫步到萊茵河邊就會看到這巧克力博物館。裡頭的館藏豐富,從馬雅時期有記載人類使用可可豆開始,一直到近代的巧克力歷史都有完整的紀錄與蒐藏。在這裡你不僅可以品嘗到各式美味的巧克力,還可以從各個角度如生態、貿易、使用、製造、生產和包裝等多元化的角度去認識巧克力。重點是光是門票就要7.5歐元,來到這裡當然要好好的給他吃過、看過和學過一遍,徹徹底底的學習巧克力的知識。

 

DSC_3991.jpg

這是在巧克力博物館正對面一棟特別的建築物,不知道是不是旅館還是辦公大樓。像是用樂高積木拼裝成的特殊建築。

 

DSC_4113.jpg

我們要進入巧克力博物館前要先經過一條運河以及那可以旋轉的綠色鐵橋。從照片中可以看出,當有船要經過時,鐵橋可以做順時針的旋轉讓船身通過。

 

DSC00734.jpg

DSC00735.jpg

巧克力博物館要購票進入喔!成人票價7.5歐元。開放時間是平日10 AM ~ 06 PM;假日 11 AM ~ 07 PM。

 

DSC_4090.jpg

一進入博物館,左手邊就是販賣各式巧克力的賣場。一般來說,逛進來這裡很少不在這邊血拼一番的,還好我們三個大男人對於這甜食沒多大興趣,加上我們真的是來參觀博物館的,是真正要學習巧克力知識的喔!我就沒進去看他賣了哪些巧克力了。

 

DSC_4089.jpg

入口的右手邊是類似咖啡廳的用餐區,裡頭的座位區可以欣賞萊茵河的河岸風光。只是科隆這段並不是萊茵河最美的一段,所以很少人會選擇在此地搭船遊河。

 

DSC_3992.jpg

由入口進入博物館之後,馬上就是知性之旅。右手邊的看板就是在簡介巧克力的歷史,照片中的人物就是發現可可豆的人,可以說是巧克力的始祖。在此首先概略介紹一下巧克力的歷史,巧克力有超過三千年的歷史,馬雅時期可可是一種兼具療效的神飲,西元1529年由西班牙人引進至歐洲,於十八世紀成為歐洲貴族間流行的異國風情可可熱飲,可可豆又被稱為「棕金」(Braun Gold),德國以製瓷器著名的城市Meisen便生產許多享用巧克力熱飲的專用高級餐具,後來漸漸發展成冷卻後的各式巧克力,便是類似於現今的巧克力糖,巧克力糖其實是西元1857年在阿亨的一間小藥房(現為Couven - Museum)發明後開始正式大量生產。

 

DSC_3993.jpg

這根柱子裡呈現的可是從可可樹上摘下的果實經過乾燥、取籽到可可豆的樣子喔!

 

DSC00480.jpg

當時用來秤重的磅秤,這可是在十八世紀時可可豆貿易的重要工具之一喔。

 

DSC_4007.jpg

博物館中有一道牆,上面是世界地圖,有個互動式的裝置顯示世界各地的可可豆產量。大致上分為亞洲、歐非和美洲大陸三大區塊,你可以看到產可可豆的區域大多在赤道附近,顯見可可樹是生長在熱帶地區喔!

 

DSC_3994.jpg

亞洲地區產量最大是印尼,世界產量最大的是非洲的一個小國(網友說應該是象牙海岸)。印尼在2007/2008年的可可豆產量495噸,占亞洲地區2/3(全亞洲是601.6噸),而全世界是3737.7噸喔!

 

DSC_3995.jpg

這個是在非洲的一個小國,我真的不知道他叫甚麼名字。不過他的可可豆產量在2007/2008有1382.4噸,全非洲產量不過2692.1噸,他就占了一半。

 

DSC_3996.jpg

在美洲部分則是巴西的產量最高,有170.5噸,全美州產量451噸約占了1/4。以前只知道吃巧克力,現在才知道背後原來有這麼多知識阿!

 

DSC_3998.jpg

這張圖片就很有趣啦!他列出了世界上各種不同的可可樹果實,最大的快跟一顆西瓜一樣,最小的應該跟蘋果一樣大而已吧。不過一般品種的可可樹果大概都跟我們常看到的木瓜差不多大。

 

DSC_4000.jpg

以前用來運輸可可豆的運輸船。

 

DSC_4001.jpg

DSC_4002.jpg

DSC_4003.jpg

以上陳列的是當年用來採集可可豆所使用的工具。

 

DSC_4005.jpg

DSC_4006.jpg

一旁陳列的藝術品,沒有仔細讀告示牌,應該跟當年的歷史有關。

 

DSC_4008.jpg

在這走廊的左側有設置了一個熱帶雨林區溫室,裡頭種植了大量的熱帶植物和部分可可樹,可以進入參觀親身接觸真實的可可樹。由於我們當時在科隆的氣溫只有8度,一進入這溫室,那悶、濕、熱的空氣感,頓時讓我感覺回到了台灣阿。

 

DSC_4013.jpg

DSC_4014.jpg

DSC_4016.jpg

這些則是用來品管可可豆的工具喔。

 

DSC_4017.jpg

這塊立牌則是說明了當年如何評鑑可可豆的大小和品質好壞。

 

DSC_4019.jpg

這工具似乎就是拿來分辨可可豆大小和品質的工具。

 

DSC_4020.jpg

當時可可豆交易的文獻紀錄。

 

DSC_4022.jpg

這張圖說明甚麼呢?剛剛有說到可可豆產量最大的是在非洲的一個國家,但是你知道都運到哪裡去了嗎?巧克力製品最大的國家在美國,其次是德國再來是英國,法國排名第四。

 

DSC_4023.jpg

在台灣也常見到的"Lindt"巧克力,原來是德國生產阿!我一直以為他是法國牌子呢。在這裡後半部由"Lindt"來介紹巧克力的生產和可可對人體的好處喔!

 

DSC_4025.jpg

這一串模型介紹了可可豆如何經過研磨、調味到成型為巧克力的製程。

 

DSC_4026.jpg

DSC_4028.jpg

DSC_4029.jpg

這一張大圓桌陳列出了三種口味的巧克力所使用的原料比例,原來我們吃的巧克力是用這些東西做出來的阿!又學到一樣知識囉。

 

DSC_4027.jpg

這張人型看板裡面寫的內容相當誇張,主要是說可可對於人體的好處,從頭到五臟六腑全都有好處。雖然大多數人吃巧克力是為了消遣,但巧克力本身也存在一些保健功效。可可粉或者黑巧克力對循環系統有好處,同時也具有抗癌、刺激大腦活動、預防咳嗽和止瀉等功能。同時,對於許多沒有可可鹼代謝能力的動物而言,尤其是狗,巧克力是有毒的。詳請請看WiKi

 

DSC_4030.jpg

這裡可是真正設置了一小條生產線,從頭到尾製造巧克力給你看。真的是很有趣呢!讓我想起來當年參觀面板廠6代線的廠景,當然!這個規模小太多了。你要知道六代線的玻璃大小可是可以停進一台March的。

 

DSC_4031.jpg

DSC_4032.jpg

這些都是舊時的巧克力生產設備。

 

DSC_4033.jpg

可可粉製成的圓餅。

 

DSC_4034.jpg

可可豆研磨機。

 

DSC_4039.jpg

這是最初步的巧克力漿,要先篩過再進入機器調味。

 

DSC_4088.jpg

巧克力在此機器內加入香料、牛奶、糖...等原料調味。

 

DSC_4040.jpg

超老舊的研磨器。

 

DSC_4041.jpg

樓梯旁的櫥窗陳列著許多將巧克力做成各種形式的模具。

 

DSC_4044.jpg

疑?為什麼大家都在排隊?好像在領甚麼東西,我也來排排看。

 

DSC_4046.jpg

喔!就是這個著名的巧克力噴泉啦!來到這裡就是一定要看這個巧克力噴泉,還有免費的巧克力可以吃喔!

 

DSC_4057.jpg

噴泉是做成可可樹造型,上面全是"棕金"可可樹果實,底下流出香濃的巧克力漿。超想拿著杯子直接裝滿滿一杯來喝喔!

 

DSC_4047.jpg 

服務人員會用"Lindt"的威化餅沾著巧克力分給每人一支,如果你願意排隊的話,你是可以無限量吃巧克力吃到撐的。不過,我不會想這樣做,因為德國的巧克力還是甜死人不償命阿!我吃了兩支就膩了,到處找水喝。

 

DSC_4050.jpg

巧克力的後段製程,模具進場。

 

DSC_4051.jpg

"灌漿"!將巧克力注入模具中,經過冷卻就會變成我們看到的,一塊塊的巧克力磚喔!

 

DSC_4054.jpg

DSC00481.jpg

哇!出來了!出來了!新鮮剛出爐的巧克力ㄟ...好好吃的樣子喔!

 

DSC_4035.jpg

有沒有發現?巧克力的顏色好像隨著溫度變低,會變得更黑。剛剛出爐的巧克力是淺咖啡色,最後轉成深咖啡色。

 

DSC_4048.jpg

到了末端,機器還會自動包裝,完全不用人工喔!

 

DSC_4049.jpg

最後裝盒才會有個人工作業,不過我認為這是因為展示的關係,實際的生產應該已經全部自動化了吧。

 

DSC_4056.jpg

這些巧克力並不是樣品而已喔!工作人員會仔細的裝盒、貼標然後裝箱。經過品管之後,你就會在賣場買到這些巧克力囉。

 

DSC_4062.jpg

來張從巧克力噴泉後方落地窗看到的萊茵河景色。可以看的到天氣很糟阿。

 

DSC_4063.jpg

這鮮豔的機器?我猜是包裝用的機器啦。

 

DSC_4064.jpg

沿著階梯而上,開始來到包裝展示。這裡會展示一些特殊造型的模具,讓巧克力呈現多元化的造型。

 

DSC_4065.jpg

剛剛看到的模具做出來的巧克力,經過包裝之後就會變成這樣的成品。有兔子、聖誕老人、雪人或是人偶的樣子。

 

DSC_4066.jpg

這台機器據說是有專利的喔!他是可以做出"空心"造型巧克力的機器。我們笑稱這台為"假象製造機",因為它做出來的巧克力,外表很好看但是卻是空心的,根本就是騙人阿。

 

DSC_4067.jpg

你看!這些心形、足球、馬匹甚至天使造型的巧克力,個個看起來都很大,你一定以為他是滿滿一整個都是巧克力吧?錯了!他們都是空心的喔。

 

DSC_4068.jpg

這些都是各式造型的模具,專供"假象製造機"使用。

 

DSC_4069.jpg

DSC_4070.jpg

DSC_4071.jpg

DSC_4072.jpg

DSC_4073.jpg

DSC_4074.jpg

DSC_4075.jpg

DSC_4076.jpg

以上都是特殊的模具,有些僅僅使用過一次。像是上面這個巧克力博物館外型的巧克力模具,只有在特別的紀念日才會拿出來做特別生產喔。

 

DSC_4078.jpg

像是船艙造型的展示間,塞了好多參觀的人潮阿!

 

DSC_4080.jpg

這櫥窗內的模具看起來相當精緻,不知道是不是"Lindt"專用的。

 

DSC_4081.jpg

這機器很有趣,是將圓形的巧克力利用特殊手法讓他的外觀看起來像是手做的一般。

 

DSC_4083.jpg

徐徐如生的大象巧克力,當然內部是空心的。

 

DSC_4085.jpg

歐洲常見到的兔子模型,不管是在巧克力還是雕塑品都常見到。可是它一點都不可愛阿!反而讓我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看了這個我一點都不想吃它。

 

DSC_4111.jpg

這棟印象中也是個城堡遺跡,現在被改成餐廳在使用。

 

DSC_4112.jpg

停泊在一旁的觀光船,目前好像只有開放上船用餐,並沒有遊河。

 

DSC00479.jpg

來張博物館外觀的全景照,博物館最有趣的是其建築物本身,巧妙融合新、舊建築並結合博物館與巧克力商業形成萊茵河邊人潮洶湧的的觀光景點。

 

DSC00482.jpg

離開了製造工廠,突然進入到一個黝黑的空間。右手邊居然呈現了一座由可可豆堆砌而成的金字塔,上頭還蹲坐了一尊雕像。看似馬雅文化遺跡。

 

DSC00483.jpg

DSC00484.jpg

看到這特殊的建築,果然是馬雅文化。巧克力有超過三千年的歷史,最早記載人類開始飲用可可就是從馬雅文明開始。所以博物館從馬雅文化開始陳列人類使用哪些器具飲用可可。

 

DSC00485.jpg

DSC00486.jpg

DSC00487.jpg

DSC00488.jpg

DSC00489.jpg

DSC00490.jpg

DSC00491.jpg

以上這些人偶雕塑,好像跟可可扯不上關係,但是看起來挺有趣的。

 

DSC00492.jpg

DSC00493.jpg

DSC00494.jpg

DSC00495.jpg

DSC00496.jpg

上面這些器皿應該跟當時盛裝飲料有關了,是不是專門用來盛裝可可飲料,就不得而知了。

 

DSC00497.jpg

看起來是種研磨工具。

 

DSC00498.jpg

DSC00499.jpg

馬雅文字,看起來超酷的。比中文的象形文字還圖形化,簡直跟在看漫畫書一樣,不過我還是看不懂。

 

DSC00500.jpg

DSC00501.jpg

這些東西看起來就跟可可好像扯上一點邊了!至少某些器皿的形狀就跟可可果實一樣。

 

DSC00502.jpg

DSC00503.jpg

現在進入了中古時期歐洲的可可飲食文化了!開始有精美的銀器與瓷器出現。

 

DSC00504.jpg

在這裡展示了許多當精緻的瓷器,當年德國以製瓷器著名的城市Meisen便生產許多享用巧克力熱飲的專用高級餐具。看起來都相當精美喔!

 

DSC00505.jpg

DSC00506.jpg

DSC00507.jpg

DSC00508.jpg

這幅畫呈現了當年可可飲料在歐洲盛行的樣子,甚至還有巧克力Bar的飲料店。

 

DSC00509.jpg

DSC00510.jpg

DSC00511.jpg

上面這些是當時可可透過船運才能運輸到世界各地,而這些就是當史所使用的一些工具,包括羅盤,經緯計等。

 

DSC00512.jpg

DSC00513.jpg

DSC00515.jpg

以上的銀器看起來都好高貴阿!

 

DSC00516.jpg

DSC00517.jpg

DSC00518.jpg

DSC00519.jpg

DSC00520.jpg

DSC00521.jpg

DSC00522.jpg

DSC00523.jpg

DSC00524.jpg

在那時候,熱巧克力被當成貴族的飲料是種奢華的象徵。當時服侍王公貴族的女僕,還被稱做"巧克力女僕",Chocolate Girl在現代聽起來可能有點怪怪的呢!

 

DSC00525.jpg

DSC00526.jpg

DSC00527.jpg

這巧克力壺嘴的地方居然有張人臉,雖然畫工精細,但是看起來毛毛的。

 

DSC00528.jpg

DSC00529.jpg

在當時居然還有巧克力攜行盒,不論何時何地都要高雅的喝上一杯熱巧克力。

 

DSC00530.jpg

慢慢的進入現代囉,這裡不知道是不是呈現印度的巧克力商店。

 

DSC00532.jpg

這應該是在印度當地相當有名的巧克力代言人物。

 

DSC00533.jpg

看到這個大家應該不陌生吧!沒錯就是建達巧克力,台灣大家應該都叫他建達出奇蛋吧!

 

DSC00535.jpg

建達巧克力有個專區,呈現建達巧克力的系列產品還有玩具,另一側還設有遊戲互動區,小朋友可是在這裡玩翻天了呢。

 

DSC00536.jpg

DSC00537.jpg

在台灣也曾經賣過的紫色乳牛巧克力喔!

 

DSC00538.jpg

DSC00539.jpg

老式巧克力販賣車。

 

DSC00540.jpg

之後有一大區是"Lindt"巧克力的展示區。從以前Lindt就是高貴巧克力的象徵了。

 

DSC00541.jpg

DSC00542.jpg

DSC00543.jpg

DSC00544.jpg

這裡兩邊的牆面展示了各地區及各品牌的巧克力商標,看你認得出來幾種。

 

DSC00545.jpg

DSC00546.jpg

最後的房間內呈現的可不是咕咕鐘喔!這些都是老舊時候各式各樣的巧克力販賣機呢!照片中這尊小矮人造型的巧克力販賣機,那臉部表情會不會太猙獰了阿?晚上如果打上燈光,你還會想買巧克力嗎?沒被嚇個半死就不錯了吧。

 

DSC00547.jpg

就是要像這樣的圖示,才會讓人感受到巧克力的溫暖與甜蜜阿。

 

pano6.jpg

pano7.jpg

最後~我們當然是帶著滿滿的知識與回憶離開了巧克力博物館, 話說2009年萊茵河淹水,這座位於萊茵河畔的巧克力博物館也災情慘重,為此該館還策劃舉辦一項紀念水災特展,雖然博物館早已修復多時,然而我覺得這樣的特展別具歷史意義,如果各位有空不妨去參觀一下「科隆巧克力博物館」。

天阿!寫這篇還真是累人,照片太多了啦,原諒我沒辦法幫每張照片加上註解,除了我的文學造詣不好之外,很多東西還是希望大家眼見為憑。讓大家看照片至少可以讓沒去過的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感謝賞圖囉!對了,附上巧克力博物館的網址,他有英文介面,對巧克力有興趣又想練習英文的人可以去看看喔!科隆巧克力博物館網址:http://www.schokoladenmuseum.d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